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巧雲
Lin, Chiao-yun
論文名稱: 網路拍賣契約與網站經營者民事責任之研究
Research on Internet Auction Contracts and Civil Liabilities of Auction Websites
指導教授: 郭麗珍
Kuo, Li-je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社會科學院 - 法律學系
Department of Law
論文出版年: 2007
畢業學年度: 9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25
中文關鍵詞: 居間契約網路拍賣契約拍賣網站
外文關鍵詞: Internet auction contract, Auction website, Intermediate
相關次數: 點閱:151下載: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隨著網際網路的應用日漸普及,透過網際網路發展商務,尤其是企業對消費者的電子商務模式其市場潛力更是無窮。且由於平台技術的演進與自動化出價系統的開發,互動的交易模式使傳統拍賣概念可以運用在電子商務中,自此消費者與消費者、消費者與商家之間亦可透過新興的網路拍賣平台進行自由出價與對談的交易活動,網路拍賣遂逐漸成為企業與個人投入電子商務活動並獲益的重要交易模式。網路拍賣之所以發展快速,其原因包括便利、拍賣品眾多、價格低廉等各種優點,然而網路拍賣仍產生許多風險與糾紛,都需要靠法律來解決。

    本論文內容主要分成兩大部分,一是探討網路拍賣中,使用者之間(買家與賣家)所成立的網路拍賣契約。另一是探討網路拍賣中,提供網路交易平台的企業經營者的民事責任,包括契約責任與侵權責任。在網路拍賣契約中,雖然網路拍賣起源於傳統拍賣之概念,但與傳統拍賣仍有許多技術上之不同,而最重要的差異是網路拍賣的每個環節皆處於買賣雙方未曾謀面且未能檢視拍賣物品的情況下遠距進行,且以匿名方式進行交易,因此網路拍賣契約的契約要件與契約效力包括有無消保法郵購買賣的適用,都有其相異於傳統拍賣的特殊性。另外,在目前較常見的網路拍賣運作中,提供網路拍賣平台的企業經營者往往事先聲明不介入網拍契約,網拍契約只存在於賣家與買家之間,但是網拍契約的雙方了解有限,發生爭議時若循傳統救濟模式往往緩不濟急,因此提供交易平台的網站在網路拍賣的法律關係中,也應就其行為負起一定的責任。

    With applications of the Internet getting popular, electronic commerce is thriving, especially the B2C (business to consumer) model. As a result of the advance of platform skill and the invention of an automatic bidding system, the interaction transaction takes traditional auctioning to electronic commerce. Through consumer to consumer and consumer to business interaction customers can bid and talk through the new Internet platform. Internet auctions are going to become important electronic transactions that businesses and individuals can join and profit by. For convenience, a variety of items and low prices, Internet auctions have developed rapidly. But Internet auctions still bring a lot of risks and disputes that have to be settled by law.

    The content of this thesis includes two parts. One part treats the Internet auction contracts between buyers and sellers. The other part deals with the liabilities of intermediate websites which provide an online trading platform, including the liabilities of contracts and infringement act. Although the concepts of Internet auctions originate from traditional auctions, there are many differences between Internet auctions and traditional auctions. The key differences are that the seller and the buyer never meet each other during trading, the buyer cannot check the item and they trade without knowing real names. Therefore the terms and effect of the Internet auction contracts differ from traditional auctions.

    Besides, the most common model of Internet auction is one in which the website provides an online trading platform that declares in advance that they do not interfere with the Internet auction contracts, and that the contract only exists between the seller and the buyer. Because the parties have limited acquaintance with each other, the disputes cannot be settled soon in traditional ways. The intermediate websites which provide a trading platform have to be liable for their own actions in the relationship of Internet auction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對象 2 第三節 研究方法 3 第四節 論文架構 4 第二章 網路拍賣制度概論 6 第一節 網路交易與網路拍賣 6 第一項 定義─電子商務、網路交易、網路拍賣 6 第二項 網路拍賣之類型 7 第一款 交易主體 8 第二款 交易客體 9 第二節 拍賣之概念 9 第一項 傳統拍賣之運作制度 9 第二項 網路拍賣之運作制度 11 第一款 一般拍賣模式 11 第二款 直接購買模式 13 第三項 網路拍賣和傳統拍賣之差異 14 第一款 進行方式之不同 14 第二款 拍賣網站經營者並非拍賣人 15 第三款 網路拍賣不以買賣契約為限 16 第三節 網路拍賣之運作流程 16 第一項 參與拍賣之資格 16 第二項 拍賣程序 17 第一款 競標前 17 第二款 競標中 19 第三款 拍賣完成 21 第三項 網路拍賣常見糾紛 25 第一款 賣方刊登商品 26 第二款 買方出價 26 第三款 履行契約 26 第四款 其他 27 第四節 各國法制規範 28 第一項 網路交易之法制規範 28 第一款 聯合國 28 第二款 歐盟 29 第三款 德國 31 第四款 美國 32 第五款 我國 33 第二項 網路拍賣之各國相關規範 34 第一款 美國 35 第二款 日本 36 第三款 紐西蘭 37 第五節 小結 38 第三章 網路拍賣契約 40 第一節 網路拍賣契約之法律性質 40 第一項 買賣契約 41 第一款 民法買賣契約之意義 41 第二款 網路拍賣可適用民法買賣規定 41 第二項 拍賣契約 42 第一款 民法拍賣契約之意義 42 第二款 拍賣契約之特殊性 43 第三款 「一般拍賣模式」可適用民法拍賣規定 45 第二節 網路拍賣契約之要件 46 第一項 當事人 47 第一款 當事人之確認 47 第二款 網路拍賣當事人之行為能力 50 第二項 意思表示 57 第一款 意思表示之概念 57 第二款 網路意思表示之特殊問題 57 第三款 要約與承諾 61 第四款 網路拍賣意思表示之生效 65 第五款 意思表示健全無瑕疵 69 第三項 標的 72 第一款 標的適法 72 第二款 標的妥當 73 第三款 拍賣網站單方禁止販賣之商品 73 第三節 網路拍賣契約之效力 74 第一項 出賣人之義務 74 第一款 移轉財產權 74 第二款 瑕疵擔保責任 74 第二項 買受人之義務 76 第一款 給付價金 76 第三項 網路拍賣之危險移轉 79 第一款 特定物之債 79 第二款 種類之債 80 第四節 網路拍賣與郵購買賣 80 第一項 郵購買賣之要件 81 第一款 契約主體 81 第二款 契約標的 83 第三款 企業經營者提供交易資訊之方式 84 第四款 買賣契約 85 第五款 未經檢視商品而締約 85 第二項 網路拍賣是否適用郵購買賣之檢驗 86 第一款 契約主體 86 第二款 買賣契約與契約標的 88 第三款 消費者自企業經營者處接受交易資訊 88 第四款 未經檢視商品而締約 89 第三項 適用郵購買賣之法律效果 89 第一款 對消費者 89 第二款 對企業經營者 95 第五節 小結 98 第四章 拍賣網站經營者之契約責任 101 第一節 網路拍賣服務契約之法律性質 101 第一項 網路拍賣服務契約條款 101 第一款 拍賣網站經營者之義務 102 第二款 網站使用者義務 102 第三款 拍賣網站經營者之權利 103 第四款 網站使用者之權利 103 第五款 網站經營者之免責規定 103 第二項 勞務性契約 104 第一款 委任契約 105 第二款 承攬契約 106 第三款 僱傭契約 106 第四款 居間契約 107 第五款 小結 108 第三項 民法居間契約之規定 108 第四項 從運作流程討論網路拍賣服務契約之法律性質 109 第一款 拍賣網站經營者與拍賣人 109 第二款 拍賣網站經營者與應買人 113 第二節 網路拍賣服務契約之效力 116 第一項 拍賣網站經營者之義務 117 第一款 據實報告及妥為媒介之義務 117 第二款 拍賣網站違反義務之法律效果 119 第二項 拍賣網站經營者之權利 121 第一款 報酬請求權 121 第二款 費用償還請求權 122 第三款 報酬請求權之保障 122 第三項 網路拍賣其他有關居間契約之適用 123 第一款 拍賣網站經營者之中立地位 123 第二款 費用之分擔 124 第三節 拍賣網站經營者之保障方案 124 第一項 保障方案之成立 125 第二項 保障方案之內容 125 第三項 保障方案之法律性質 126 第一款 依契約之內容 127 第二款 擔保契約之獨立性 127 第三款 無過失責任 128 第四款 擔保結果之不確定性 128 第五款 與其他相關制度之區別 128 第四項 保障方案之效力 129 第四節 拍賣網站定型化契約之檢討 129 第一項 是否為定型化契約條款 130 第二項 定型化契約條款訂入契約成為契約內容 131 第一款 條款之明示或公告 131 第二款 定型化契約條款之審閱期間 133 第三款 消費者同意 134 第四款 該定型化契約條款非異常條款 134 第三項 定型化契約條款之解釋 135 第四項 定型化契約條款之效力 136 第一款 違反誠信原則顯失公平 136 第二款 推定顯失公平 136 第五項 行政管制 138 第六項 拍賣網站經營者所定之定型化契約條款 139 第一款 違反強制或禁止規定 140 第二款 違反消費者保護法第十二條 141 第五節 小結 143 第五章 拍賣網站經營者之侵權責任 146 第一節 消費者保護法第七條服務責任 146 第一項 服務責任之成立要件 146 第一款 企業經營者提供服務 147 第二款 服務提供時欠缺當時科技水準可合理期待之安全性 151 第三款 侵害消費者或第三人生命、身體、健康、財產 157 第四款 服務欠缺安全性與損害間有因果關係 160 第五款 無過失責任 161 第二項 拍賣網站提供拍賣服務是否適用消保法第七條之檢驗 163 第一款 拍賣網站經營者提供服務 163 第二款 服務之提供欠缺「可合理期待之安全性」 165 第三款 侵害消費者或第三人生命、身體、健康、財產 169 第四款 服務欠缺安全性與損害間有因果關係 171 第二節 消費者保護法第二十三條廣告媒體經營者責任 172 第一項 廣告媒體經營者之責任 172 第一款 消保法第二十三條之責任性質 172 第二款 不實廣告之概念 174 第三款 廣告責任之形成法理 176 第四款 網路廣告之當事人 179 第五款 消保法第二十三條之要件 181 第六款 法律效果 183 第二項 拍賣網站業者是否適用消保法第二十三條之檢驗 183 第一款 消費者與廣告主間因廣告而成立契約 183 第二款 拍賣網站業者為網路廣告媒體經營者 184 第三款 拍賣網站業者明知或可得而知廣告內容不實 185 第四款 消費者有因該不實之廣告而受有損害 190 第五款 不得預先限制或拋棄 190 第三節 小結 191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193 第一節 結論 193 第二節 建議 199 第一項 拍賣網站經營者確保交易安全 199 第二項 政府介入 200 第一款 消費者之資訊教育 201 第二款 加強消費者權利之救濟 201 第三款 網路拍賣法制之建立 202 參考文獻 204 附錄一:網路交易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指導原則 211 附錄二:Yahoo!奇摩服務條款 216 附錄三:Yahoo!奇摩拍賣使用規範 222

    一、政府出版品(依出版日期順序)
    1、消費者保護研究(一),行政院消費者保護委員會,民國84年6月。
    2、消費者保護法專案研究實錄第二輯,行政院消費者保護委員會,民國88年6月。
    3、消費者保護研究(六),行政院消費者保護委員會,民國89年1月。
    4、消費者保護研究(七),行政院消費者保護委員會,民國90年9月。
    5、消費者保護研究(九),行政院消費者保護委員會,民國92年12月。
    6、消費者保護法制論文集,行政院消費者保護委員會,民國93年7月。
    7、消費者保護研究(十),行政院消費者保護委員會,民國93年12月。
    8、電子簽章法與國內相關法令規範銜接與適用情形檢視分析法制建議書,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民國94年8月。
    9、電子商務法律實戰 Easy Go,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民國94年10月。
    10、建置電子商務法制環境成果,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民國95年。
    11、我國於電子商務法制進行網際網路服務提供者規範之分析法制建議書,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民國95年8月。
    12、漫遊電子商務法律,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民國95年11月。
    13、新興電子商務交易模式規範及法制分析研究報告,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民國95年11月。

    二、專書(依作者姓氏筆畫順序)
    1、王澤鑑,《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八)》,自版,台北,民國89年。
    2、王澤鑑,《民法總則》,自版,台北,民國89年。
    3、朱柏松,《消費者保護法論》,翰蘆,台北,民國88年9月。
    4、吳尚昆,《網路生活與法律》,三民,台北,民國94年。
    5、吳嘉生,《電子商務法導論》,學林,台北,民國92年。
    6、李永然、蔡仟松,《實用契約書大全(中)》,書泉,台北,民國94年。
    7、周忠海,《電子商務法新論》,神州,台北,民國91年。
    8、邱聰智,《新訂債法各論(上)、(中)》,自版,台北,民國91年。
    9、姚志明,《侵權行為法研究(一)》,自版,台北,民國91年9月。
    10、施啟揚,《民法總則》,自版,台北,民國94年。
    11、郭麗珍,《產品瑕疵與製造人行為之研究—客觀典型之產品瑕疵概念與產品安全注意義務》,神州,台北,民國90年。
    12、陳自強,《無因債權契約論》,學林,台北,民國87年。
    13、陸義淋,《電子商務法律通》,書泉,台北,民國92年。
    14、曾品傑,《房屋仲介契約之研究》,蔚理,台北,民國89年。
    15、馮震宇,《企業 e 化.電子商務與法律風險 》,元照,台北,民國91年。
    16、馮震宇、姜志俊、謝穎青、姜炳俊合著,《消費者保護法解讀》,元照,台北,民國89年。
    17、黃立,《民法債編總論》,元照,台北,民國89年。
    18、黃立編,《民法債編各論(下冊)》,元照,台北,民國91年。
    19、楊智傑,《資訊法》,五南,台北,民國95年。
    20、詹森林,《民事法理與判例研究(三)》,自版,台北,民國92年8月。
    21、劉宗榮,《定型化契約論文專輯》,三民,台北,民國82年9月。
    22、劉清景編,《債編各論逐條整理》,學知,台北,民國89年。
    23、鄭玉波,《民法總則》,三民,台北,民國92年。
    24、戰國策,《網路交易收付款快易通》,旗標,台北,民國95年。
    25、戴修瓚,《民法債編各論》,三民,台北,民國84年。

    三、學位論文(依作者姓氏筆畫順序)
    1、方冰瑩,電子商務契約法律問題之探討─以網路購物為中心,東吳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7年。
    2、方華香,論網路不實廣告之法律責任─以公平交易法與消費者保護法為中心,中正大學財經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4年。
    3、王傳芬,網路交易法律問題之研究─以消費者保護為依歸,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8年6月。
    4、吳孟真,線上拍賣交易模式法律關係之研究,成功大學法律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3年7月。
    5、李姿慧,網路交易消費者保護問題研究,台北大學法律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5年。
    6、李建億,論網際網路不實廣告之管制及其民事責任,成功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1年6月。
    7、李瑞妍,線上拍賣契約之法律問題研究─以契約之成立及效力為中心,輔仁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3年。
    8、林忠儀,論我國消費者保護法「服務無過失損害賠償責任」之適用,成功大學法律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3年6月。
    9、林麗真,電子商務契約民事法律問題之研究,台北大學法律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94年。
    10、張正雄,網路購物契約關係之研究,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1年。
    11、張詠晶,論消費者保護法上之「企業經營者」,台灣大學法律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3年。
    12、陳汝吟,論網際網路上電子契約之法規範暨消費者保護,中興大學法律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8年。
    13、陳孟鴻,網路拍賣機制之研究--以台灣E-Bay拍賣網站和台灣YAHOO奇摩拍賣網站為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學程碩士班論文,民國93年。
    14、陶德斌,定型化契約條款與誠實信用原則─誠實信用原則在定型化契約條款內容控制上的功能與效力,成功大學法律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2年8月。
    15、甯智倫,電子商務(B2C)中有關消費者保護法第十九條適用之探討─以線上數位資訊交易為例,東吳大學法律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3年。
    16、蔡淑美,網路廣告與消費者保護民事法律問題之研究,成功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9年。
    17、簡佩如,不動產仲介法律問題之研究,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2年。

    四、 期刊文章(依作者姓氏筆畫順序)
    1、朱柏松,〈論廣告媒體業者之損害賠償責任─兼評最高法院九十年度台上字第二O二七號判決〉,月旦法學雜誌,第91期,民國91年12月,頁8以下。
    2、林瑞珠,〈網路拍賣契約爭議問題之研究〉,月旦法學雜誌,第130期,民國95年3月,頁38以下。
    3、林瑞珠,〈網路購物問題研析─以台灣台北地方法院九四年消簡上字第七號判決為中心〉,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86期,民國95年9月,頁237以下。
    4、林瑞珠,〈論電子契約─以電子簽章法與民法之適用問題為核心〉,台北大學法學論叢,第55期,頁180以下。
    5、范建得,〈重行檢視網際時空應有之法律規範〉,月旦法學雜誌,第130期,民國95年3月,頁23以下。
    6、徐振雄,〈電子商務中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我國法制現況及相關議題的探討〉,立法院院聞,第34卷2期,民國95年2月,頁40以下。
    7、高志明,〈網路拍賣服務提供者對於拍賣商品之法律責任─以日本法制及司法實務為借鏡〉,萬國法律,第150期,民國95年12月,頁19以下。
    8、張雨林,〈網路拍賣的法律問題分析〉,中國網路法律網,下載自http://www.cyberlawcn.com
    9、郭佳玫,〈電子商務消費者保護綱領之解讀〉,科技法律透析,民國91年04月。
    10、郭麗珍,〈我國產品責任法十年來之發展概論〉,月旦法學雜誌,第110期,民國93年7月,頁27以下。
    11、郭麗珍,〈論產品責任消費訴訟就「直接使用」與「最終消費」之認定─評最高法院九十三年度台上字第二0二一號民事判決〉,月旦法學雜誌,第131期,民國95年4月,頁166以下。
    12、陳人傑,〈歐盟電子商務指令對於媒介服務提供者之責任規範簡析〉,科技法律透析,民國93年1月。
    13、陳信至,〈網路交易定型化契約─消費者保護相關議題探討(下)〉,萬國法律,第137期,民國93年10月,頁69以下。
    14、陳信至,〈網路交易定型化契約─消費者保護相關議題探討(上)〉,萬國法律,第135期,民國93年6月,頁52以下。
    15、曾品傑,〈論消費者之概念—最高法院相關判決評釋〉,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49 期,民國92年8月,頁153 以下。
    16、馮震宇,〈從爭議到共識─從電子商務發展看課稅議題〉,第130期,民國95年3月,頁5以下。
    17、馮震宇,〈論服務業無過失責任之爭議〉,中原財經法學,第4期,民國87年12月,頁23以下。
    18、黃立,〈商品與服務責任之新發展〉,台灣本土法學,第77期,民國94年12月,頁154以下
    19、黃立,〈餐廳的商品與服務責任問題─評台北地方法院八十八年度訴字第二O三九號及同院八十八年訴字第五四一號判決〉,月旦法學雜誌,第83期,民國91年4月,頁227以下。
    20、黃茂榮,〈電子商務契約的一些法律問題〉,萬國法律,第110期,民國89年4月,頁13以下。
    21、黃茂榮,〈電子商務與消費者保護〉,植根雜誌,第20卷3期,頁93以下。
    22、詹森林,〈消保法商品責任上「消費」之意義─最高法院九十三年度台上字第二0二一號高週波PVC塑膠熔接機判決之研究〉,月旦法學雜誌,第122期,民國94年7月,頁240以下。
    23、雷憶瑜,〈ISP及搜尋引擎相關之法律責任問題〉,1999全國智慧財產權研討會論文集,國立交通大學企業法律中心出版,頁603
    24、綦冠婷,電子文件傳輸過程中之風險應由誰負擔?─淺談電子契約之成立時間,網路法律高手,頁123以下。
    25、劉姿汝,〈電子商務之不實廣告問題─參考日本公正取引委員會之因應對策〉,月旦法學雜誌,第107期,民國93年4月,頁86以下。
    26、戴豪君,〈電子商務紀元消費者保護法律課題(上)〉,科技法律透析,民國89年5月,頁36以下。
    27、戴豪君、郭佳玫,網路交易客體適用郵購買賣契約解除權規定之探討,月旦法學雜誌,第110期,民國93年7月,頁55以下。

    五、 外國文獻
    1、Andrés Guadamuz González, PayPal and eBay The legal implications of the C2C electronic commerce model, http://www.bileta.ac.uk/03papers/Guadamuz.html
    2、Charlotte E. Bywell and Charles Oppenheim, Fraud on Internet auctions, Aslib Proceedings Vol 53, No. 7, July/August 2001,265-272。
    3、Cecil Eng Huang and Chua Jonathan Wareham, Self-Regulation for Online Auctions:An Analysis, http://wareham.eci.gsu.edu/Resume/wicis5bib.pdf
    4、Eileen Harrington, Consumer Protection in Cyberspace Combating Fraud on The Internet, http://www.ftc.gov/os/1998/06/test.623.htm
    5、Ravi Bapna,When Snipers Become Predators:Can Mechanism Design Save Online Auctions?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Vol. 46, No. 12 December 2003, 152-158。
    6、Wynn E. Arnold, New Hampshire Issues on Regulation of Internet Auctions,
    http://www.ftc.gov/opp/ecommerce/anticompective/panel/amold.pdf
    7、A Consumer’s Guide for E payment,
    http://www.ftc.gov/bcp/conline/pubs/online/payments.pdf
    8、Going, Going, Gone..Law Enforcement Efforts to Combat Internet Auction Fraud,
    http://www.ftc.gov/bcp/reports/int-auction.pdf
    9、Internet Auctions A Guide for Buyers and Sellers,
    http://www.ftc.gov/bcp/conline/pubs/online/auctions.pdf
    10、Going, Going, Gone: Using Wire Transfers for Internet Auction Purchases Can Be Risky,http://www.ftc.gov/bcp/edu/pubs/consumer/alerts/alt169.pdf
    六、參考網站
    1、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The United Nations Commission on International Trade Law ,UNCITRAL):http://www.uncitral.org/uncitral/zh/index.html
    2、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The Federal Trade Commission,FTC):
    http://www.ftc.gov/
    3、立法院全球法律資訊網:http://glin.ly.gov.tw/web/index.do?isChinese=true
    4、資策會科技法律中心:http://stlc.iii.org.tw
    5、網路商業應用資源中心:http://gcis.nat.gov.tw/ec/
    6、行政院消費者保護委員會:http://www.cpc.gov.tw/

    下載圖示 校內:立即公開
    校外:2007-06-22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