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生: |
許濃濠 Syu, Nong-Hao |
|---|---|
| 論文名稱: |
論蘇打綠畢業系歌曲MV──從「多媒體語」角度切入 Analysis of Sodagreen's Graduation-themed Songs MV: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ultimedia language |
| 指導教授: |
仇小屏
Chou, Hsiao-Ping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 系所名稱: |
文學院 - 中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
| 論文出版年: | 2024 |
| 畢業學年度: | 112 |
| 語文別: | 中文 |
| 論文頁數: | 204 |
| 中文關鍵詞: | 多媒體 、多媒體語 、蘇打綠 、畢業歌曲 、音樂錄影帶(MV) |
| 外文關鍵詞: | Multimedia, Multimedia Language, Sodagreen, Graduation Song, Music Video(MV) |
| 相關次數: | 點閱:271 下載:83 |
| 分享至: |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蘇打綠是由六位成員──吳青峰、史俊威、劉家凱、龔鈺祺、何景揚、謝馨儀所組成的音樂團體,為臺灣知命度兼具傳唱度極高的人氣樂團。其從2004年5月30日正式出道後,迄今已邁入第二十年,期間一共發行八張正規專輯、五張復刻正規專輯、五張迷你專輯、五張實況專輯、兩張迷你實況專輯、兩張復刻實況專輯、以及十二首單曲,甚至在發生合約糾紛、版權爭議的過渡期,也另以新團名──魚丁糸,來發行一張正規專輯。故從音樂的整體表現來看,蘇打綠的音樂作品已累積超過200首的歌曲,其所舉辦過的演唱會也超過一百場以上。
而在每年六月畢業季的到來,蘇打綠的歌往往成為全臺各級院校所指定的畢業歌曲,其中最為膾炙人口的作品莫過於〈當我們一起走過〉,其歌曲從2012年問世至今,每一年都能在各地畢業典禮會場聽聞此歌曲,而選用此曲的單位已累積近百所;另外,其他作品如〈再遇見〉、〈相信〉、〈十年一刻〉、〈小情歌〉、〈是我的海〉、〈無與倫比的美麗〉也曾被當作畢業歌曲傳唱,可見蘇打綠的音樂在多數莘莘學子心中是具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力及凝聚力。
故本論文欲從以下理論──蘇打綠樂團的發展歷程、畢業歌曲的昔今之變、歌曲結構的組成原理、修辭學的反復原則、歌曲與MV的意象探析、官方原創與素人二創的特色,來逐一說明多媒體跨域結合的共生共榮性,並從中探討此等表現手法是否呼應當代性的一種潮流指向,又或者呈現社會文化的當下面貌。
Sodagreen is a music group consisting of six members: Wu Qingfeng, Shi Junwei, Liu Jiakai, Gong Yuqi, He Jingyang, and Xie Xinyi. They are a highly popular band in Taiwan, celebrated for their widespread appeal and influence. Since their official debut on May 30, 2004, they have now reached their 20th year milestone. Over this period, they have released a total of eight studio albums, five reissued studio albums, five EPs, five live albums, two mini live albums, two reissued live albums, and twelve singles. Even during transitional periods marked by contract and copyright disputes, they released a studio album under a new band name, Yudingshi. Thus, Soda Green's musical repertoire includes over 200 songs, and they have performed more than 100 concerts.
Every June, coinciding with graduation season, Sodagreen's songs have become popular choices for graduation ceremonies across all level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aiwan. Among these, "When We Walk Together" stands out as the most beloved since its release in 2012. This song is annually heard at numerous graduation ceremonies, chosen by nearly a hundred institutions. Additionally, other works such as "Meet Again," "Believe," "A Moment in Ten Years," "Little Love Song," "It's My Sea," and "Unparalleled Beauty" have also been adopted as graduation anthems. This underscores Sodagreen's significant influence and emotional resonance among students.
Therefore, this paper aims to draw from various theoretical frameworks, including the developmental history of Sodagreen, the evolution of graduation songs, principles of song structure composition, rhetorical repetition principles, song and music video image analysis, characteristics of official original creations versus amateur adaptations, and the symbio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multimedia cross-domain integration. It seeks to explore whether these artistic techniques echo contemporary trends or reflect current social and cultural realities.
一、專書(依年代排序)
(一)古籍與古典文學研究論著
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主編:《詩毛氏傳疏》,台北:台灣學生書局出版,1967年9月。
〔戰國〕莊子著,黃錦鋐注譯:《新譯莊子讀本》,台北:三民書局出版社,1974年初版。
〔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
〔宋〕蘇軾撰,上海古籍出版社主編:《蘇軾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劉殿爵,陳方正,何志華主編:《曹植集逐字索引》(集部第九種),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1年。
梁建民,虞萬里,周偉良編:《古代漢語大詞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7年。
胡國賢,馬里千編纂:《李白詩集》(第二版),香港:三聯書店,2020年。
(二)多媒體相關論著
〔美〕Fred T. Hofstetter著,何文楨譯:《多媒體概論》,台北:麥格爾希爾出版社,2003年6月。
〔美〕Tay Vaughan著,戴嬋玲、劉郁芳譯:《多媒體技術與應用》,台北:麥格爾希爾出版社,2007年11月。
詹森仁、郭秋田、楊永仁、顏春煌、王訟平、周國傑合著:《多媒體導論與應用》,台北:旗標出版社,2008年8月。
(三)先秦、漢代相關論著
白惇仁:《詩經中的音樂文學》,台北:弘道文化出版社,1976年7月。
周秉高:《楚辭解析》,中國:內蒙古大學出版社,2003年10月。
梁志鏘:《《詩經》與《楚辭》音樂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6月。
王建中:《漢代畫像石通論》,中國:紫禁城出版社,2001年6月。
(四)音樂、繪本理論相關論著
朱秋華、高蓉:《現代音樂概論及欣賞》,中國: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年9月。
〔美〕米勒、泰勒、威廉斯著,桂冠學術編輯室譯:《音樂概論》,台北:桂冠圖書出版社,1991年11月。
陳樹熙:《音樂欣賞》,台北:三民書局,1995年9月。
〔美〕培利.諾德曼著、楊茂秀、黃孟嬌等人譯:《話圖:兒童圖畫書的敘事藝術》,台東:兒童文化藝術基金會出版,2010年10月
(五)修辭章法相關論著
黃慶萱:《修辭學》,臺北:三民書局出版社,1986年。
向宏業、唐仲揚、成偉鈞主編:《修辭通鑒》,中國:中國青年出版社,1998年。
仇小屏:《篇章結構類型論》,台北:萬卷樓圖書出版,2000年。
陳望道:《修辭學發凡》,中國: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年。
魏聰祺:《修辭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社,2015年。
二、學位論文(依年代排序)
何天立《說、聽、看MTV故事的方法:探索閱聽人與音樂錄影帶敘事觀點的互動》(臺北: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李耀華《音樂錄影帶中的形式與風格:以台灣印象的音樂錄影帶創作為例》(台中:朝陽科技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詹廖京航:《「面句」──臉部意象之視覺創作》(雲林: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碩士班,2012年)
王奕舜《論敘事型音樂錄影帶和歌詞的改編與互文性──以金曲獎音樂錄影帶獎項為例(2010-2012)》(臺北: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學系應用媒體藝術班碩士論文,2013年)
薛師婷:《樂迷對蘇打綠樂團的認同現象》(嘉義:南華大學文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13年)
張佳靜:《華語流行歌曲融入華語文教學──以蘇打綠四首歌為例》(屏東:國立屏東教育大學華語文教學碩士學程碩士論文,2013年)
黃琮翔:《打粉的家──以幻想主題分析蘇打綠〈當我們一起走過〉演唱會建構的迷與認同》(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灣語文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14年)。
張維真:《吳青峰華語詞作主題研究》(新竹: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語言教師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4年)
杜金陵:《莊子對死亡的解說與解脫方法的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文學院哲學系碩士論文,2014年)
朱書瑤:《韓國偶像劇中的歌曲運用與閱聽經驗分析:以《我的女孩》、《原來是美男》、《秘密花園》為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年)
白雅雯:《蘇打綠歌詞之修辭意涵研究》(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15年)
張耀邦:《從音樂分析論「蘇打綠」的音樂特質》(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15年)
葉家綺:《以內容分析法探討動畫類音樂錄影帶(MV)音樂、歌 詞、視覺與故事互動關係之研究 -以蘇打綠《燕窩》音樂錄影帶動畫創作為例》(臺南:國立臺南大學動畫媒體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2016年)
蔡雪莉《五月天樂團音樂的象徵與再現:以歌詞與MV的分析為例》(花蓮:慈濟大學傳播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16年)
徐漢蒲:《吳青峰歌詞修辭現象研究》(新竹: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語言教師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6年)
蘇信如:《小清新.大暖流:蘇打綠音樂的療癒性研究》(嘉義:南華大學傳播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16年)
蔡奇玲:《漢畫像石太陽鳥構圖研究》(台中: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7年)
錢欣怡《第二十六屆金曲獎最佳音樂錄影帶獎MV的情感視覺化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表演藝術碩士學位學程碩士論文,2017年)
侯佳莉:《蘇打綠歌曲於高中國文教學之應用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18年)
許嘉倩:《吳青峰創作歌詞之音韻風格研究》(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18年)
張綺恩:《蘇打綠樂團《秋:故事》歌詞之英譯》(臺北:東吳大學英文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19年)
蘇郁善:《吳青峰國語歌詞重疊詞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20年)
趙韡文:《林夕歌詞愛情意象研究》(台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現代文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21年)
林宜綸:《產品語意情感特性轉化解離於流體服飾設計研究──以「吳青峰」創作歌曲為例》(臺南:台南應用科技大學生活服務產業系生活應用科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22年)
蕭敏:《吳青峰歌詞中關於愛情的認知隱喻探究》(新竹:國立清華大學臺灣語言研究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22年)
林宇豐:《互動性與敘事性對MV (music video) 體驗之影響:以結合互動影片與聊天機器人的MV使用經驗為例》(新竹: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2022年)
王建傑:《大學生之校園參與經驗、原創畢業歌曲閱聽經驗與學校認同感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2022年)
三、期刊論文(依年代排序)
吳善揮:〈淺論吳青峰歌詞的藝術美〉,《藝術欣賞》9卷4期,2013年12月,頁43-48。
蔡振家、陳容姍、余思霈:〈解析「主歌-副歌」形式:抒情慢歌的基模轉換與音樂酬賞〉,《應用心理研究》第61期,2014年12月,頁242-243。
吳善揮:〈吳青峰歌詞中的人性困境與掙扎〉,《藝術欣賞》11卷1期,2015年3月,頁84-89。
潘雪兒:〈現代華語流行歌詞中的氣氛美學-以中文系詞人(新加坡)梁文福、(臺灣)吳青峰作品為例〉,《東吳中文線上學術論文》30期,2015年6月,頁137-164。
王櫻芬:〈華語教學融入「中國風」之流行歌曲──以蘇打綠的<各站停靠>為例〉,《華文世界》116期,2015年12月,頁118-122。
吳善揮:〈吳青峰歌詞裡的生命激情與花火〉,《藝術欣賞》12卷3期,2016年12月,頁142-152。
吳善揮:〈以蘇打綠歌曲提升青少年的挫折復原力──兼論香港公共圖書館向青少年讀者提供相關服務之建議〉,《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34卷1期,2017年6月,頁79-106。
仇小屏:〈論「多媒體語」──第五文類之必要與重要〉,《章法論叢.第十六輯》,2024年5月,頁43-62。
四、雜誌專題報導(依出版時間排序)
張世綸:〈青春頌歌──蘇打綠〉,《台灣光華雜誌》,2007年1月。
王曉玫:〈蘇打綠做自己,就是主流〉,《天下雜誌》第384期,2007年11月。
王曉玫:〈蘇打綠:選擇很簡單,需要誠實面對自己的勇氣〉,《天下雜誌》,2011年4月。
黃亞琪:〈他們不討好大眾,反而黏住兩岸3億鐵粉:蘇打綠的「不完美」法則〉,《商業周刊》第1460期,2015年11月。
許家駿、張佳婷:〈蘇打綠:還原音樂單純樣貌〉,《今周刊》第990期,2015年12月。
陳玉華:〈蘇打綠不妥協的妄想〉,《今周刊》第990期,2015年12月。
趙曼汝:〈蘇打綠唱向人心的雙向療癒〉,《天下雜誌》第601期,2016年7月。
五、網路資料
KKBOX音樂 https://www.kkbox.com/tw/tc/search?q=
成大快訊 https://web.ncku.edu.tw/p/406-1000-219513,r3094.php?Lang=zh-tw
新光三越國際攝影大賽網站https://culture.skm.com.tw/ActEvent/Cweb/?ActUUID=807a24b9-5380-41f0-96e2-b98636e0267e
親子天下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79036
東周列萌志遊戲網頁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528060/_Philosophic_Love/
獎金獵人比賽網頁https://bhuntr.com/tw/competitions/524p9nngi2svt0royt
臺灣文學虛擬博物館https://www.tlvm.com.tw/zh/Game/GameList
蘇打綠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98%87%E6%89%93%E7%B6%A0
蘇打綠二十年一刻巡迴演唱會臉書官方頁https://www.facebook.com/20thSG.Tour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https://dict.revised.moe.edu.tw/index.jsp
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https://www.th.gov.tw/epaper/site/page/134/1916
風傳媒畢業歌曲報導 https://www.storm.mg/lifestyle/296555?mode=whole
吹音樂畢業歌曲報導 https://blow.streetvoice.com/338/
Line Music畢業歌單 https://music-tw.line.me/playlist/1644
Youtube網站https://www.youtube.com/
劍橋詞典https://dictionary.cambridge.org/zht/%E8%A9%9E%E5%85%B8/
全唐詩檢索系統http://cls.lib.ntu.edu.tw/tang/tangats/Tang_ATS2012/SrchMain.aspx